這些最具標志性的logo價格差別很大,其中有一些耗費數千萬美元的巨資,也有的15美元就搞定,更有一分錢不花的。
好的logo對于一家公司的品牌戰(zhàn)略來說至關重要。最近,百事宣布要重新設計飲料瓶,logo保持不變。該logo是2008年投入100萬美元打造的。(簽下碧昂斯做品牌推廣大使就花去百事5000萬美元。)
我們這里羅列了可口可樂、耐克、BP以及其他公司在logo設計上的開支,令人驚訝的是,有些大公司只用了張電影票的錢就完成了logo設計的工作。
微軟:一分沒花
谷歌:一分沒花
谷歌著名的彩虹顏色logo幾年來都沒有特別大的變化,最早是在1998年由谷歌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用免費圖像軟件GIMP設計。之后布林和拉里的好友,來自斯坦福的盧澀・科達爾(Ruth Kedar)又進行了其他樣式logo的設計。
可口可樂:一分沒花
可口可樂著名的logo由創(chuàng)始合伙人弗蘭克・羅賓遜(Frank M. Robinson)于1886年設計。公司網站的資料顯示,羅賓遜“建議將公司命名為Coca-Cola,是考慮到‘兩個C會便于廣告推廣’,他希望設計一個獨特的logo,試驗用優(yōu)雅的手寫體來表現(xiàn),這也是當時書法風格的一種正規(guī)形式。”
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總是免費的。
Twitter:15美元
Twitter在iStockphoto上花15美元購買了這個如今世人皆知的小鳥圖案。作者西蒙(Simon Oxley)可能只得到了3-4美元,還沒有署名。他是一位居住在日本的英國藝術家。
Nike:35美元
耐克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菲爾・耐特(Phil Knight)1971年從設計系學生卡羅琳・大衛(wèi)森(Carolyn Davidson)那里買下了這個設計。當時耐特正在波特蘭州立大學(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教授會計課程,他聽說大衛(wèi)森沒錢買油畫顏料,于是以每小時2美元的工資雇傭她做圖表,也設計了這款logo。
“我不喜歡這個logo,但是慢慢會習慣的。”耐特當年這樣說到。
安然:33000美元
NeXT:10萬美元
2012倫敦奧運會:62.5萬美元
倫敦2012年奧組委投入了40萬英鎊——約合62.5萬美元——設計了一款引發(fā)巨大爭議的logo。由沃爾夫・奧林斯(Wolff Olins)于2007年設計,人們批評該設計過于草率,看上去十分不雅。
百事:一百萬美元
BBC:180萬美元
埃森哲:1億美元
這家咨詢公司將名稱從“阿瑟・安德森(Arthur Andersen)”改為埃森哲(Accenture),可謂史上最昂貴的品牌調整方案。
BP石油:2.11億美元
不過在石油泄漏之后,BP在品牌形象上有了大麻煩。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