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百年前的平面設計是怎么樣?

資訊頻道 - 觀點·話題 來源:設計在線 作者:飛狐 2024-09-13

在21世紀的今天,只要你會PS,就能做出一張簡單的海報。

 但在沒有電腦的100年前,設計一張海報通常只能靠手繪。

 這就要求你有較強的繪畫能力、排版設計能力、字體設計能力,遇到廣告合作還要有藝術性商業(yè)化表達能力。

 因此,你沒有兩把刷子真的hold不住。

 但人類就是有著根據(jù)時代現(xiàn)狀而努力適應的能力,例如一百年前——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民國平面設計,就真的“騷”到飛起。

 例如下面這張大幅海報,一位時髦女郎穿著絲襪輕輕翹起她雪白的長腿,一手放在絲襪邊,似是欲拒還迎的遮羞,又似是向路過的人彰顯她奪目的身材。

   

圖片

究其原因,這時期的設計師一方面深得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滋潤,構圖、用色、造型不循常規(guī),新意念層出不窮。

另一方面,由于近代西方列強對中國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滲透,中西方文化產(chǎn)生了激烈的碰撞,市面上西風勁吹,很大程度的影響了當時的平面設計

那一百年前的平面設計究竟怎么樣呢?

一起來看。


01/

月份牌 # 


“月份牌”起源于20世紀初期的上海灘,在20年代到40年代進入鼎盛時期。

通常,近代洋商會請畫師以美女、戲曲人物、歷史故事等為主題設計月份牌,等到銷售商品或逢年過節(jié)時,商人們便將這些月份牌附贈給顧客來招攬回頭客。

這些“月份牌”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是傳統(tǒng)國畫技巧、年畫形式以及西方素描、水彩技法的融合。

   

圖片

▲ 1925年,鄭曼陀,Crosfield's Umbrella Soap

   

圖片

▲ 1926,各界請點亞細亞火油洋燭

   

圖片

▲ 1927年,恒信洋行染料

   

圖片

▲ 1928年,雙嬰孩牌香煙

   

圖片

▲ 1928年,稚英畫室,啟東煙草股份有限公司-哈德門與金碑牌香煙

這些月份牌上的姑娘們通常香艷、性感,充滿了性張力。

圖片

圖片

圖片

▲ 1930年,周柏生,卜內(nèi)門肥田粉

當然,有時也會有例外,比如,當沒有合適的女模特的時候,男孩子就該上場了。

下面這張舊上海時期的“雙妹”牌化妝品廣告就是如此,廣告商找了兩個秀氣的男模特扮成了女生讓畫師設計出了這場廣告海報。

但這位廣告商估計也沒想到,一百年后的現(xiàn)在,男士代言化妝品居然已成為一種常態(tài)。

圖片

▲1932年,稚英畫室,廣生行有限公司


02/

巨幅海報


20世紀20年代,上海誕生了中國第一家專業(yè)廣告公司,而到30年代,中外廣告公司已經(jīng)有一百多家。

那時的廣告的形式多種多樣:有店鋪墻面上的廣告招牌,也有在標志性高層建筑上的巨型廣告,甚至還有霓虹燈廣告。

圖片

▲ “人人爭吸”的香煙廣告

同時,一些廣告還兼有公益宣傳的義務,例如下面這張白貓花布海報的邊上就寫著“好男兒要壯志凌云,普及民眾航空教育——中國航空建設協(xié)會”的公益廣告。

圖片

另外,當時的電影產(chǎn)業(yè)也相當發(fā)達,以下幾張電影巨幅海報就格外引入注目。

圖片

▲ 《太太萬歲》電影海報

圖片

▲ 《女大當嫁》電影海報

   

圖片

▲ 《出賣影子的人》電影海報

商戶們深諳“女性是第一購買力”這一道理,所以那時最多的巨幅海報廣告不是化妝品就是常見的生活用品。

圖片

▲ 絲襪廣告

圖片

圖片

▲ “雅霜”護膚品品牌廣告

圖片

▲ “力士”香皂廣告

圖片

▲ “固齒靈”牙膏廣告


03/

書籍封面


除了商業(yè)廣告外,書籍的平面廣告在一百年前也得到了有力發(fā)展。那些早期的書刊設計,至今魅力不減。但與寫實派廣告不同的是,這一時期的書刊設計以抽象主義風格為主,藝術創(chuàng)作整體上趨于理性、克制,帶著深刻的時代印記。

圖片

▲ 《彷徨》,1929年8月,陶元慶

圖片

▲《大黑狼的故事》,1930年,錢君陶

   

圖片

▲《文學》,1933年10月,陳之佛

魯迅作為我國現(xiàn)代書籍設計藝術的開拓者和倡導者,在他的帶領下,涌現(xiàn)出如豐子愷,陶元慶、錢君陶、陳之佛等一大批學貫中西、極富文化修養(yǎng)的書籍設計藝術家,豐富了新文學書籍的設計語言。

圖片

▲《偉大的戀愛》,1930年,錢君陶

圖片

▲《小說月報》,1927年8月,陳之佛

圖片

▲  《申時電訊社創(chuàng)社十周年紀念特刊》,1930年左右,錢君陶

圖片

▲  《中國漫畫》,1936年12月

圖片

▲  《中國漫畫》,1936年12月

從這幾十張百年前的平面設計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百年前的中國平面設計在中西結合方面做出了典范,在設計上愈加具有創(chuàng)新性、開放性的同時,也具備了民族化的特點。

可惜一百年后的當代設計師似乎陷入了這樣一個境地——作品漸趨模式化和套路化。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成為各大素材網(wǎng)站的縫合怪和Pinterest的搬運工。

當然,方法總比問題多,每一位設計師都充滿無限的可能性。而引導激發(fā)設計師靈感,在當前國內(nèi)逐漸改善的設計沃土中去創(chuàng)造一些“不可能”,是大作與生俱來的使命感。

聲明:站內(nèi)網(wǎng)友所發(fā)表的所有內(nèi)容及言論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網(wǎng)站意見及觀點。

山一重水一重

這家伙很懶,什么都沒寫點

關注 私信

2024 英國“D&AD 鉛筆設計獎”獲獎揭曉:中國創(chuàng)意人獲22支鉛筆
2024 英國“D&AD 鉛筆設計獎”獲獎揭曉:中國創(chuàng)意人獲22支鉛筆
優(yōu)秀的國外logo設計欣賞
優(yōu)秀的國外logo設計欣賞
2024 Pentawards國際包裝設計獎大獎作品欣賞
2024 Pentawards國際包裝設計獎大獎作品欣賞

全部評論

暫無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