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運的吉祥物“寧寧”昨天正式“亮相”。在眾多設計方案當中,為什么并不為外界熟知的斑海豹會脫穎而出?“寧寧”的身上又承載著哪些意義?
吉祥物設計,首先是要尋找一個切入點,要找出能夠體現“唯一”的代表遼寧的“物”。什么動物、植物、文物古跡及文化圖騰,或是機器、景區(qū)等等最能代表遼寧呢?專家團隊在創(chuàng)作之初也對此困惑不已。
這個造型獨特、感染力十足、活潑可愛、熱情洋溢的“小精靈”,出自魯迅美術學院平面設計與多媒體學部趙璐博士等人之手。
“一開始根本沒想到斑海豹”
“寧寧”的創(chuàng)意靈感來源于具有“渤海明珠”美譽的斑海豹。名字取自“遼寧、安寧”。民間流傳著“海狗把門”的傳說。寓意守候一方平安與富庶。
記者:斑海豹形象進入你們的視野,是組委會向社會公開征集吉祥物時就有的嗎?
趙璐:去年5月26日,十二運吉祥物征集工作開始。當年9月1日,評選委員會對本次征集活動收到的1070件作品進行評審,共確定9件入圍作品、40件優(yōu)秀作品。這1000多件作品,大體分為龍形類、中華龍鳥形類、人參娃娃形類、太陽鳥形類、鹿形類、機器人形類、其他形類。由于本次評選沒有產生大家認可的、可作為十二運吉祥物的作品,組委會于是委托我們這個團隊進行再創(chuàng)作。
記者:那么斑海豹形象躍入你們腦海,靈感從何而來?
趙璐:吉祥物的設計,切入點是最難找的,如何把當地的歷史、文化、精神風貌等元素體現出來,是需要耗費很大精力的。公開征集階段,我們這個團隊設計了100多件作品參加活動,最終有幾件成了入圍作品。接受組委會委托進行再創(chuàng)作后,我們圍繞十幾個角度展開設計。“天女花”(遼寧省省花)、“東北虎”、“丹頂鶴”、“梅花鹿”、“玉豬龍”等形象都曾被考慮過,但它們或因為不能充分體現遼寧特色,或因為文化內涵不足,相繼被淘汰。這時,全力支持我們的組委會提出,吉祥物形象對遼寧來說必須有“唯一性”。于是,雙方共同努力,篩選“遼寧生物名片”,斑海豹被納入選擇范圍。“斑海豹”最終戰(zhàn)勝了“中華龍鳥”
朝陽地區(qū)發(fā)現的中華龍鳥化石,被科學界認為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發(fā)現之一。 “龍鳥寶寶”一度成為十二運吉祥物的熱門候選者之一。但最終,斑海豹后來居上。
記者:從被注意到最終被采用,“寧寧”的問世過程肯定很曲折,她經歷了哪些考驗?
趙璐:最大的考驗是,斑海豹的知名度不如競爭對手。從開始再創(chuàng)作,到今年2月8日組委會向國家體育總局遞交“報送第十二屆全運會吉祥物候選作品的請示”,期間吉祥物的形象經歷了無數次修改,作品也從最初的19件到10件,再到8件,逐步縮小范圍,最終到斑海豹候選,可見“寧寧”勝出是多么艱難。
“中華龍鳥寶寶”、“機器人寶寶”,是“寧寧”晉級路上最有力的競爭者。“中華龍鳥寶寶”由古老的生物化石演化而來,在國際上知名度很高;“機器人寶寶”則象征著遼寧老工業(yè)基地的強大實力。而斑海豹,雖然有“渤海明珠”的美譽,但知名度和公眾認知度與對手相比并不占優(yōu)勢。
記者:那最終“寧寧”制勝的關鍵何在?
趙璐:政府的推動、民間的呼聲、專業(yè)人士的責任,三方面因素決定了“寧寧”的命運。遼寧作為我國沿海大省,海岸線長度占全國的12%,是未來的東北亞航運中心;作為東北經濟區(qū)和環(huán)渤海經濟區(qū)的重要接合部,是歐亞大陸橋的重要門戶和前沿地帶。沿海經濟的強勢崛起,為遼寧的經濟騰飛注入了澎湃動力。鑒于此,政府部門首肯了斑海豹形象。在大連、盤錦、營口等市,民間人士一直不遺余力地保護遼東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斑海豹等珍稀動物,他們對斑海豹的感情可見一斑。我們則考慮到,借斑海豹形象,喚起社會各界的環(huán)保意識,以及對建設和諧社會的深入思考。相比較而言,“中華龍鳥”形象不鮮活,“機器人”符號性不強,最終敗在了“寧寧”手下。“寧寧”出生用了兩萬張A4紙
修改、修改、再修改,調整、調整、再調整……“寧寧”最終定型,僅A4打印紙就耗費了兩萬張。
記者:國家體育總局肯定“寧寧”,應該是在年初,為什么吉祥物形象現在才與公眾見面?
趙璐:突破了切入點的問題后,如何讓靈感落地、讓構思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這是我們面臨的又一道關。尤其是這次,在同意用斑海豹做吉祥物后,國家體育總局提出:吉祥物不僅要有平面形象,還要有多維造型,這使創(chuàng)作難度進一步加大。
在設計、制作過程中,創(chuàng)作團隊只有一個狀態(tài):忙。從創(chuàng)意、腳本、原畫設計、背景設定、音樂編輯,到節(jié)奏韻律把握、鏡頭語言、視覺效果、版式設定、運動規(guī)律,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反復斟酌。
比如制作“寧寧”的多維形象,組委會要求“7天之內完成”,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關鍵時刻,(魯迅美術)學院領導調動全院力量支持我們。最終,我們連續(xù)奮戰(zhàn)4天4夜,一氣呵成完成了作品。要知道,制作多維作品時如果出一點點差錯,就會半途而廢。從設計到完成 (吉祥物的設計、制作),我們不斷尋找靈感,不斷嘗試,僅A4打印紙就用了兩萬張。
記者:作為十二運會徽的主創(chuàng)設計者之一,你認為它和吉祥物有何區(qū)別?
趙璐:十二運會徽“中國力量繼往開來”大氣磅礴,彰顯遼寧振興的強大實力,重點在于氣勢。吉祥物與之不同,它更具親和力、感染力。“寧寧”一招一式顯示出的活潑、自信、友善,具有包容性和生動性。而細節(jié)設計也有深意:“寧寧”邁著芭蕾舞步,是在告訴世人:遼寧芭蕾藝術,也是遼寧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