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沒有想法?不知道該怎么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想到了一點什么內(nèi)容,但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一個A+B的創(chuàng)意圖形思考方法,我在日常工作中也偶有使用,相信看完對你的設計圖形非常有幫助,甚至你會忍不住親自畫兩個logo試試。
技法剖析
使用A圖形+B圖形,通過重新結構、組合,正負型交替設計,得到最終想要的創(chuàng)意圖形,下面分享下我在日常設計中,提煉的幾種組合方式。
A. 直接組合
結合A、B兩種圖形的表達,簡單直接的組合在一起,這種方式我們在日常繪制icon 時非常常見。
案例:用一個圖標表達即時聊天
A圖形:聊天通話首先想到的是氣泡,B圖形:快速即時想到的是閃電;2個基礎概念輸出基礎形體,然后再進行融合,得到最終的圖形設計
B. 提取亮點組合
A和B各取一個亮點進行融合,最終可以表達出A或B的圖形意象,但也可以作為第三種類型的表意使用。
案例:游戲+星球
A圖形:使用游戲手柄中的按鍵來表達游戲感的延伸,B圖形:使用帶有光環(huán)的星球來表達宇宙感覺。如下:
C. 相似形體組合
A和B的圖形外輪廓相似度需達到90%以上,或者A與B或者B與A其中一個細節(jié)的相似度較高,將A和B進行結合得出一個較有創(chuàng)意的新圖形。
案例:表情氣泡
最為常見的一個表現(xiàn)就是帶有情感的氣泡設計,氣泡中融入了表情的設計,使得圖標更加具有情感化。
D. 正負型組合
以A作為主形,B作為負形嵌入到A中進行陰陽正負形結合。最終輸出的圖形還是以A作為主表意,但融入了B的創(chuàng)意細節(jié)。
案例:檸檬+杯子
A圖形:型以杯子作為主形,B圖形:檸檬切面作為負形,使用檸檬切面與杯口進行結合。
F. 形體拼接
A與B各上下或者左右的形體部分,直接進行拼接得出一個可以包含2個內(nèi)容的圖形設計。
案例:膠囊結合麥克風
A圖形:膠囊,B圖形麥克風,使用麥克風與膠囊的結合,設計出帶有表情感的創(chuàng)意圖形。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