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
1、原理:
比例常常針對著尺寸大小,而對比則可以針對于萬事萬物,顏色,大小,形狀,字體,紋理,等等,沒有一件事物不具備對比性。只要你靜下心來認真進行比較,你將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那些外表相似的物體竟然還有如此豐富的對比因素。
一開始你也許會只是簡單地將它們進行對立看待,但實際上所有的對立顯示了不同程度的連續(xù)性,而正是這對立程度的選擇,往往是區(qū)別一位設計高手與業(yè)余設計者的標準!對比,突出的并不是組件本身,而是組件彼此的關系與它們要傳達的交互信息。
2、示例: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對比?如圖三,你可能會告訴我:它們的顏色是對立的,一個是黑色,一個是白色,而其他是相似的。沒錯,但你的想法太過簡單,而這種簡單,對我們的實際創(chuàng)作是毫無意義的。
圖三
首先我們要做的是改變對比的對立性,不要把它們當作矛盾的對立體,并且想方設法讓對立顯得不太尖銳。而通常比較有效的作法是先找出或創(chuàng)建出更多的對立點,然后再力圖找到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對應關系的重要性,可以用溝通的橋梁來形容,一旦缺少了對應關系的聯(lián)系,對立因素就成為彼此不相干的單獨的物件,也就真正失去了對比的意義。
這樣說比較抽象,我們就用圖三的兩個物體來闡述我們的對比經驗。
首先我們通過增添對立因素來分散對立概念:為圖三增加尺寸對比,如圖四:
圖四
圖四看起來效果稍好一點,但還是有著粗糙的人為印象在里面,下面我們通過位置對比進一步分散對立概念,如圖五:
圖五
現(xiàn)在又多了一項對比因素:位置,黑色方塊在里面,白色方塊在外部。圖片經過分散銳化而變得有趣多了。
最后我們再將黑色方塊變成圓形,然后在形體下加上公司的名稱,一個簡單的LOGO就完成了。如圖六:
圖六
下面我們再舉一個例子進一步地闡述觀點:
圖七
圖七中的對立因素的連接點在"RWC"三個用于表達中心意思的字上;而對比因素就很多了:背景層尺寸更大,并有虛化效果;前景層小一些,色澤更暗;背景層用小寫字體而前景層使用大寫字體;背景層中的"W"是處于升格而前景層中的"W"處于降格;字體色彩不一致;等等。正是由于多種對立面的分散銳化,使整個LOGO從矛盾中顯得異常協(xié)調!
將對比概念應用到我們在《美工LOGO設計思路》中談到的具體操作中,可以這樣認為:
1、形體的對比,包括大對小,水平對垂直,方形對圓形,等等。
2、色彩的對比,包括色相,飽和度與亮度的對比,等等。
3、字體對比,包括字型,大小寫,尺寸等的對比。由于字體發(fā)展不平行的特性,使得我們很難在同一個LOGO中應用兩種完全不同風格的字型,因此常常在大小寫方面做文章,如圖八:
圖八
4、收尾工作對比,事實上這方面的對比操作很少,因為它是在所有元素合理放置并定形后才進行的操作,如果再改變對比屬性事必造成前期所有工作的重新修訂。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