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明古國。百多年前的上個世紀初,新文化運動之前,中國有自己的文化脈絡、自己的主體思想!吨芤住酚醒裕骸熬舆M德修業(yè)。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yè)也!边M德居業(yè),乳養(yǎng)百代。雖經(jīng)磨歷劫,卻循環(huán)承傳,延綿數(shù)千年,為什么到了十九、二十世紀之交時不行了呢?為什么五四運動卻會產(chǎn)生如此深重宏遠的影響呢?
《巴黎的鱗爪》封面 1928年 徐志摩著 聞一多繪
原因在于:第一,中國的封建帝制到了這時全面的朽敗已無以遏抑。面對西方列強,一潰再潰,國之將不國。第二,西方文化進入中國,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從中看到進德居業(yè)的新希望。1842年的鴉片戰(zhàn)爭失敗,使中國意識到引進科學的必要。1895年甲午戰(zhàn)爭失敗,中國意識到變革維新、效法西方法律和政治制度的需要與必要。1898年,戊戌百日維新失敗,1911年的辛亥革命并未完成。民國之后,軍閥割據(jù),帝制兩度復辟。在這樣的背景下,新思想、新文化運動誕生,青年民眾以整個民族的意識提出國族的覺醒,對傳統(tǒng)徹底重估,并積極醞釀和期盼著全新的文化。
新文化具有兩大思想陣地:學堂與書局。學堂是育人,是教育;書局是出版,是傳播。那是一個大開變局的時代。學堂、學校群立,書館、書局頻生,使整個社會發(fā)蒙覺醒的是民主和科學思想的啟蒙,其核心在于平等和平民的意識。民主的覺醒首先表現(xiàn)為平等和平民意識的覺醒。而設計,尤其是書刊設計,既是平等和平民意識覺醒的產(chǎn)物,又是平等和平民意識覺醒的推手。作為知識傳播的形象,作為民主啟蒙的重要標志,設計的啟蒙便如那個動蕩年代、末世黃昏懸起的一盞明燈。
《青年雜志》創(chuàng)刊號 1915年 陳獨秀主編
在那個漫長的年代中,圖書刊物的出版與裝幀、鉛印漢字的規(guī)范與推廣,對新文化的傳播產(chǎn)生起到重大作用。最早《東方雜志》問世,1911年《少年》雜志刊行,均探索“開徑自行”的文化之路!缎虑嗄辍吠菩邪自捨,傳播新知識。新文化不僅是新思想的倡導,更是新文體、新文字的催生。新的橫排的方塊字、標點符號的斷句功用、圖版的醒目設計,養(yǎng)育著新的讀書人。讀物中有啟蒙、有激情。那些圖書印制,直接開了中國人的眼,催生了后來的書籍裝幀、平面設計,啟蒙著新市民社會的心智和文化。同樣在那個時期,國立藝術院創(chuàng)立,學報《亞波羅》的封面裝幀雖直用希臘雕像,卻催生著某種東方式的神性希望。那格式、那插圖,如佛像之莊嚴,牢牢印在學子們的心中。
設計啟蒙的思想作用深且廣,在新文化運動中的意義至少有如下三個方面:(一)設計啟蒙是新文化偉大思想解放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尤其是書刊設計的起興,是思想啟蒙的重要內(nèi)容和重要標志。這些新文字、新設計可能比其內(nèi)容更直接地具有傳播和感染的力量,更有力地啟迪民族的時代的感受力,更易于成為進步知識分子改造社會、推進革命的利器。俯瞰這許多浩如煙海的歷史書刊,我們仿佛置身于一股歷史的激流中,感慨嘆喟,情贈興答。(二)設計啟蒙是社會美育的重要方法和重要內(nèi)容。這種書刊美化的醒目方法,是當時中國以強烈的社會意識來提出美的覺醒,進而從衣食住行賞玩的全方位來掀起社會生活的變革。各類不同的設計把民主、科學的新意寫在“衣”上,樹在居住建造里,化在日用和無盡的交流之中,匯成一個新時代的萬人推崇、青春悸動的風尚。(三)設計啟蒙培養(yǎng)了一代新的知識人及其全面的感受力。魯迅先生正是這方面的代表。他的書從文到裝幀都有一種視覺之詩的力量。他還是中國新興木刻的播火者。他要把中國的古碑古風與西方最新的版畫刀鋒繪成一種時代創(chuàng)造的風神。創(chuàng)建國立藝術院的一代人也正是與這種文化啟蒙、設計藝術啟蒙相浸潤而成長、成熟起來的,這使得他們具有新生活的品位、新風尚的理解、新藝術的變革品味,跬成設計啟蒙的火種般的力量。
《三越》封面 1914年 杉浦非水
在新文化運動百年紀念的歲月里,對中國的設計啟蒙做一番社會歷史的檢審,給予文化研究的展示與凝望,十分必要。讓我們向設計啟蒙的先輩先賢們致敬,同時也向長期精心收藏和研究的學者們致敬。草木易晞,靈魂永駐,文化啟蒙、設計啟蒙的精神與日月同輝,共三光永光。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