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現代建筑發(fā)展較早的國家之一,在19世紀末就出現了名聞世界的芝加哥學派,代表人物沙利文反對復古主義建筑,提出了“形式隨從功能”的著名原則,采用新材料、新技術蓋高樓。美國的建筑著重于設計細節(jié),建筑立面干凈整潔,自然環(huán)境與建筑設計的融合在整體和細節(jié)設計上均能得到體現。在建筑開發(fā)的遠瞻性、建筑設計的融合性、新材料運用的創(chuàng)新性、施工的連貫性上都值得我國借鑒。
世界綠色設計組織籌劃“建筑與城市發(fā)展的融合”為主題的建筑考察行活動,途徑紐約、波士頓、華盛頓和洛杉磯四座城市,每一座城市都有充滿各自風情的標志性建筑,沿途領略旖旎風光。當然,旅游并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考察行還安排了與美國紐約的頂尖房地產公司、建筑公司和明星建筑事務所進行項目合作洽談。今天就跟著小編,先來跟紐約進行第一次“親密接觸”吧!
紐約行之“耗盡洪荒之力”也要見到你
美國建筑設計汲取眾多建筑風格精華與一體,向世界展示出大膽、創(chuàng)新的建筑風采。走進紐約,一起去看美國的建筑設計,將會超乎想象。
想要獲得美好,經歷一定是曲折的?疾炻肪將從北京出發(fā),歷時20多小時飛行時間,才能到達我們的目的地紐約,可謂歷經過程的勞頓,才能遇見最好的“紐約”?疾鞂⒁陨衔绾拖挛鐒澐,上午召開項目會議,與每一個項目的項目方集思廣益,聽取美方介紹項目情況,了解需求,尋求中美兩國建筑企業(yè)的合作商機。
紐約一直以來仿佛擁有著巨大的魅力,吸引來自許多國家的投資者、企業(yè)家、設計師等聚焦在此,從世界的各個角落來到這里。世界綠色設計組織擁有強大的建筑資源脈絡,于是促成這次美國考察行很有必要?v使“耗盡洪荒之力”準備、策劃、組織,也勢必要將考察團帶來紐約,站在紐約的中心,希翼促成建筑合作歷史上的新篇章。
紐約行之原來你是這樣的“哈德遜”
美國的建筑設計獨領風騷,實際展示給我們的是一種混合風格。美國建筑設計不同于歐式的建筑風格,美式建筑設計其實是吸取了很多成熟的建筑設計精華發(fā)展演變而來的,展示著當地人活潑、創(chuàng)新的氣息。美國的智能城市——哈德遜園區(qū)就是對美式建筑風格最好的寫照。第一天的考察行,上午與哈德遜園區(qū)項目承建商、設計所、地產公司、新材料制造企業(yè)召開哈德遜園區(qū)、高線公園、哈德遜河濱公園項目座談會。下午將去哈德遜園區(qū)實地考察。
哈德遜園區(qū)(Hudson Yards),從10大道以西至哈德遜河,34街至30街之間的這八個街區(qū),早先是倉庫、工廠、長途汽車集散地,可說是曼哈坦中城一個被繁華和喧囂忽略的地方。盡管周邊有著名的賈維茨國際會議中心(Javits Center)、34街郵政大樓、賓州車站、球迷圣地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球場等人氣集中點,但在這八個街區(qū)的哈德遜園區(qū)內,除了有些在轟隆隆開工的工地外,仍可見近百節(jié)廢棄的地鐵車廂、公交車、貨柜安然躺在寸土寸金的地皮上,吹著哈德遜河的河風,對著新州的天際線。美國建筑設計大膽創(chuàng)新,哈德遜廣場將會成為美國第一個“高質量的社區(qū)”,將是美國應用城市數據科技的測試基地。
說到高線公園(Highline Park),也許現在無人不知,是所有來紐約的人不能不去的景點。這條被廢棄的鐵路變廢為寶,展現了紐約人無處不在的創(chuàng)意和浪漫情懷,成為曼哈頓最有特色的景觀公園。它從meat packing district的Gansevoort街向北延伸至30街,在這里,高線公園成為一個半圓形,環(huán)抱著一個巨大工地,而這一段高線叫Interim walkway,這片如今充滿生機的工地,環(huán)抱著的就是曼哈坦的新希望:哈德遜園區(qū)。
高線(也稱為高線公園)建于曼哈頓的一個廢棄的紐約中央鐵路 支線的高架段(稱為西城線)上的1.45英里長(2.33公里)紐約市線性 公園。受到巴黎一個1993年完成的類似項目,一個3英里(4.8公里) 的長廊,綠樹成蔭的人行道Promenade plantée的啟發(fā),高線已被重新設計和種植作為一個空中綠道和鐵道改成步行道的公園。徜徉其中,我們回感受到讓一切放緩的靜謐之感,營造出一種時空無限延展的輕松氛圍。悠長的樓梯、蜿蜒的小路、幽深的環(huán)境,使人放緩腳步流連其間,讓人沿途領略到了曼哈頓和哈德遜河的旖旎景色。
哈德遜河濱公園是北河(哈德遜河)的河濱公園, 并且是從第59街向南延伸到曼哈頓炮臺公園的曼哈頓濱水林蔭道的一部分。這是一個聯合國家和城市的合作。這是一個550英畝(2.2平方公里)的公園綿延4.5英里(7.2公里),使其成為在曼哈頓中央公園之后的第二大公園。
河濱公園依傍哈德遜河瀲起的水光而生。這一帶原是片叢林,1846年四周興修通往奧本僧(Albany)的哈德遜河鐵路,公園主座遂提出在鐵路與哈德遜河之間斥地一座河濱公園。翌年,此項建設計劃經由過程。1872年,奧姆斯特德起頭動手河濱公園的遠景與橫跨此間的骨干道RiversideDrive。奧姆斯特德對河濱公園的想法是一側植滿成排的樹,另外一側臨河,讓河濱的巖石表露出來,凸顯河濱的原始味道。河濱公園(RiversidePark)沿哈得遜河從第72至第158街,連綴6千米,是棲身或事情在上西城地域的紐約人最受喜愛的休閑區(qū)。自行車道和溜冰道從第75街擴大到第125街,并有充沛之處溜達或慢跑。
紐約行之這就是我為你打下的“江山”
美國伊斯特(East)河中的島嶼,在紐約市曼哈頓區(qū)和皇后區(qū)之間。行政上屬曼哈頓區(qū)。舊名布萊克韋爾島(Blackwell's Island),1921年改名福利島(Welfare Island),1973年為紀念富蘭克林·羅斯?偨y(tǒng)再次改名。1934年老舊機構被市立醫(yī)院取代。70年代該島以高架軌道電車系統(tǒng)連接曼哈頓區(qū),也建立中等收入住宅及購物綜合體。住在羅斯福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這是一個適合舉家居住的地方,安穩(wěn)平和,有人說,那里世外桃源,在那里安家仿佛是我的愛人為我打下的“江山”。這種說法也許過于夸張,但是言辭之中體現出來的安定、溫馨的假的感覺溢于言表。
羅斯福島上的康奈爾大學科技校園將是一個創(chuàng)新,可持續(xù)校園學術的結合最先進的學術空 間,由最先進的學術空間、管理教育中心/酒店、為教師、學生 和職員提供的住房和公開開放空 間組成。校園將分階段建成,2017年首次開放?偟膩碚f, 有一種“我承包了這座島嶼”的即視感!超過二百萬平方英尺的新空間上 將呈現一系列建筑藝術的動態(tài)建筑。這座園區(qū)占地面積200萬平方英尺,到2043年可供2500名學生和近280名員工使用。這里將會被打造成最具創(chuàng)造力、推動力的高效辦公環(huán)境,并且為各個領域的頂級企業(yè)提供連接橋梁。紐約市希望這座園區(qū)能夠推動工程學本科生和博士生的人數增長70%。園區(qū)圍繞著三個交叉學科建立:交互式媒體、健康生活以及建成環(huán)境。康奈爾大學將迅速成立關于計算機科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信息科技以及工程學方面的碩士和博士學位。
紐約行之能乘著翅膀飛回你的懷抱就夠安慰
這里要說的是拉瓜迪亞機場。拉瓜地亞機場是紐約都會區(qū)的3個主要機場中最小的一個,但因為最接近曼哈頓,故使用率不低。這個機場最常起降的廣體客機——例如麥道DC-10型及洛克希德三星L-1011型——更是特別為拉瓜地亞設計的。達美航空、美國航空及全美航空均有使用此機場作為地區(qū)轉乘點。拉瓜迪亞機場是美國紐約市的三大機場之一。在2005年,拉瓜地亞機場共處理了2600萬名乘客,超越了芝加哥2個機場的總乘客量,是全美國最繁忙的空域。有很多人感嘆這樣的機場讓人感受到繁忙的都市氣息,應當擁有更廣闊的地理條件、更好的機場設施和增開更多航線,想要讓這個機場成為自己出行的首選,從別的城市歸來,仍舊覺得如家般幸福和舒適。
拉瓜迪亞機場目前占地總680英畝 (280公頃)。拉瓜迪亞機場這個擴建整修40億美元的項目是北美的一個最重要的公私伙伴關系。結果將是一個最先進的碼頭設施,反映和慶祝在紐約機場的拉瓜迪亞的重要性, 國內航空旅行的一個重要基地。它包括一個廣泛的資本項目,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130萬平方英尺,35個入口的航站樓建筑及其相關的基礎 設施同時保持航站樓仍然全面運作。此外,還有一個商業(yè)項目規(guī)劃,提供一流的零售,食品和飲料和設施, 將增強新航站樓B的旅客體驗。
世界綠色設計組織美國考察行之你不可錯過的紐約今天就介紹到這里,接下來還有波士頓、華盛頓等線路做專題介紹,引發(fā)你多維度的參考與興趣。這是我們第一次鄭重邀請,我們需要這樣一次說走就走的建筑領域的華麗出行,我們?yōu)槟鷾蕚浜盟校恍枰獛е椖繒诚牒托⌒÷眯邢,就可以加入我們,讓我們一起共赴美國吧?/span>
美國建筑考察&企業(yè)項目交流研討會
活動主題:建筑與城市發(fā)展的融合
活動時間:2016.10.25-2016.11.2
活動地點:美國
主辦單位:世界綠色設計組織、北京光華設計發(fā)展基金會、揚州市綠色設計協(xié)會
參會規(guī)模:40家
參會代表: 牛津房地產公司、KPF建筑事務所、布萊恩特公園公司、Tectonic公司、拉瓜迪亞機場公司、康奈爾科技公司、斯塔弗洛斯尼阿科斯基金會
要是美國考察行勾起了你視覺、聽覺、味覺各個感官感受,不妨聯絡下面這位美女,她講為您詳盡表述哦~
吳蓉
手機:+86-15262213451
座機:+86-514-82820703
郵箱:829@wgdo.net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