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發(fā)布《設計師生存報告》 8 個故事告訴你中國獨立設計師是干啥的


資訊頻道 - 產業(yè)聚焦 來源:TechWeb 作者:cdo 2018-04-09

4月3日,天貓和上海時裝周打造的全球首個“云上時裝周”結束。通過新零售的賦能和新零售場景的落地,2018年上海秋冬時裝周亮點不斷,也顛覆了傳統(tǒng)時裝周人貨場的關系。

讓時裝周“上云”的同時,天貓也帶領大批中國獨立設計師在上海時裝周做了天貓club 先鋒秀場和360全景邊看邊買等創(chuàng)新性舉措,展現(xiàn)了天貓時尚時尚最時尚的一面。

3月29日,天貓在上海時裝周舉辦了“新零售時代下設計師品牌的數字化轉型”論壇。中國最著名的中國獨立設計師BABYGHOST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設計師黃悄然、獨立設計師時裝品牌ANGEL CHEN品牌設計師Angel Chen、獨立設計師品牌YIRANTIAN設計師郭一然天和Labelhood (此前名為“棟梁”)首席執(zhí)行官彭耀東等人都出席了論壇,與天貓對話,回溯了中國獨立設計師品牌的發(fā)展歷史,探討中國獨立設計師品牌的在新零售時代下的發(fā)展現(xiàn)狀。

結合去年啟動的“設計師扶持DT計劃”,今天天貓發(fā)布了《中國獨立設計師生存報告》,有8 大亮點:

1)Chanel和YSL就是50年前的外國獨立設計師品牌

獨立設計師品牌是相對于商業(yè)品牌的一種說法,有一個主心骨的設計師做 IP 一樣的存在?傮w來說,它們創(chuàng)立的時間不長,體量很小,沒有固定的零售渠道,自然也進入不了消費者的視野。又由于產量不大,所以制作成本偏高,它們的定價也不便宜,至少在輕奢價位。

事實上,現(xiàn)在的奢侈品品牌,比如Chanel和YSL在最初創(chuàng)立時,都是以獨立設計師品牌的身份走向市場的。當時,Chanel和YSL的明星設計師分別是創(chuàng)始人 Gabrielle Bonheur "Coco" Chanel 和Yves Saint Laurent 這兩個話題性十足的人物。到現(xiàn)在,關于他們的電影、書籍和故事依然在發(fā)酵。

在這些外國獨立設計師品牌度過了艱辛的創(chuàng)業(yè)期后,它們開始發(fā)展壯大,逐步走向資本化,F(xiàn)在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LVMH 就是用這個思路從市場上搜羅的LV 、Givenchy、Fendi、Donna Karan、Marc Jacobs 等設計師品牌。

2)中國獨立設計師品牌大約從10年前開始快速發(fā)展

借著2008年奧運會,很多國外的眼光聚焦在中國,中國設計的力量也從一些單個的設計師爆發(fā)出來。那時有媒體報道,可是卻找不到獨立設計師,也沒有地方來銷售獨立設計師的衣服。

在那種情況下, 2009年最初,設計師集合店“棟梁”創(chuàng)立。當時設計師的現(xiàn)狀是做著自己的工作室,在街邊開小店,或者進入一些商圈不起眼的位置!

到后面,從2009年開始有非常多的海歸設計師從倫敦、紐約回到中國,這一群年輕人沒有選擇去大企業(yè)做設計師助理,他們希望可以從一個設計師品牌做起。也因為這樣,(中國市場的)設計師的買手店才逐步應運而生。

3)最早的中國獨立設計師消費群體經常去到國外出差

棟梁是中國市場比較早的設計師集合店。最早來棟梁購買消費的那些群體,經常去到國外場合。最初很多人都會問和棟梁的合作的品牌是什么。

棟梁:“他們也說不出來有哪些品牌讓他們自己感覺到特別驕傲的,但是當他們看到一件特別小,哪怕是一個小設計師,可以(對別人)講這件衣服是一個年輕的設計師做的(他們就會買單)!

在 2009—2010 年得益于社交媒體的興起,設計師品牌把原先非常高昂的市場的成本變成最低。在這個流量紅利期,設計師不只是一個品牌了,他們也是普通人的朋友,愿意從朋友身上看到他們在被什么事影響,能從這些服裝以外的東西得到什么養(yǎng)分。

4)現(xiàn)在,是誰在買獨立設計師品牌?

設計師行業(yè)2009-2012年是慢慢感知行業(yè)的階段,近幾年整個產業(yè)有了很大的發(fā)展。

在棟梁入駐天貓之前,棟梁認為設計師行業(yè)和網絡的環(huán)境有一些脫節(jié)。直到獨立設計師 babyghost 告訴棟梁,和天貓合作做了很多有意思的營銷的工作,以及他們一直以來銷量上的成長!

今天,獨立設計師在考慮的是,在中國市場他們的品牌應該賣給誰,這些消費者在哪里?是不是還在原來的渠道里面?

5)渠道和供應鏈是獨立設計師最擔心的問題

獨立設計師陳鵬:“現(xiàn)在設計師第一是渠道問題,第二是供應鏈問題。”

陳鵬:“渠道我們不知道去哪銷售我們的產品,即使找到一個不錯的銷售平臺,定價不是被設計師品牌確定的,大部分設計師品牌希望自己的產品被大眾接受!

陳鵬:“設計師品牌大家都是偏作坊式的生產,沒有很強大的供應鏈支持我們生產這么多的產品,并且是保質保量保時輸送給消費者!

Angel Chen:“現(xiàn)在在供應鏈上好一些,早期我們不知道從哪里找一個好的工廠,能夠符合我們的要求,價格也能配的上,一開始做比較困難,現(xiàn)在還是比較順暢,F(xiàn)在遇到的問題是現(xiàn)在的訂單量并沒有達到商業(yè)品牌的訂單量,我們處理訂單的時候可能會因為訂單量小會排在后面,我們如何爭取最好的性價比是現(xiàn)在遇到的問題,什么樣的訂單多大的量,才能把價格降下來,時間加快,這是我們現(xiàn)在遇到的問題!

6)現(xiàn)在的設計師品牌生意模式都照搬國外,所以才賣那么貴

設計師們并不想要設計賣這么貴,但現(xiàn)有的設計師品牌生意模式都照搬國外。在國外,所有的零售渠道都非常完備。當一個設計師品牌做出來之后,先要經過showroom再進入到店鋪,倍率翻極其高。

整個系統(tǒng)造成了設計師品牌價格很高,因為中間會有代理商還有買手店會翻一個倍率在中間,      這些設計師品牌可能一件產品從生產成本到加工成本賣給零售方的時候,本來只有幾百塊錢,最后被炒到幾千塊錢。這時,設計師其實很被動型,我們沒有話語權,我們沒有辦法要求零售渠道把價格降下來,這是我們一個最大的痛點。

7)當大家都習慣打開天貓購物時,從國外照搬的生意模式已經不適合中國設計

在今天的中國,在今天一個大家都習慣打開手機,打開淘寶,打開天貓去購買的時候,從國外照搬的設計師品牌生意模式是不是還適合中國設計師?

棟梁:“其實在我們進駐天貓之后,我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因為在天貓上,我自己跟CEO都做客服。當我們打開回答一些人的問題時候,發(fā)現(xiàn)跟我在街邊開了買手店不一樣了。當我們進入到這么大的一個環(huán)境當中,我們的競爭對手不止是設計師,而是跟這個行業(yè)每個品牌競爭,和他們的性價比,他們的服務,和他們的售后對比和競爭!

8)“進入天貓這樣的平臺幫助我們更好堅持原創(chuàng)設計

黃悄然:“進入天貓這樣的平臺幫助我們更好堅持原創(chuàng)設計。我們最初開始的時候很多人認為選擇電商是反轉設計,但實際上七年堅持下來,我認為這有利對原創(chuàng)設計師的保護。因為我們可以直接和我們顧客交流,不需要經過買手的意見,直接接是通過顧客的反映溝通!

“很多時候設計師會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如果買手不認可的話是沒辦法銷售的。但當你擁有一個線上平臺,這個組合非常簡單,可以做一件衣服,但放上去之后會發(fā)現(xiàn),也許你本來以為這個想法太有創(chuàng)意,不會被市場接受,但是市場仍然會給你非常多的驚喜,讓我們品牌最大限度保留了我們自己的個性!

“最近天貓和我們做了很多合作,去年我們做了一個聯(lián)名款,天貓設計師的聯(lián)名款,非常成功,為每個參與的設計師拍了一個非常長的短片,有紐約拍的在上海拍的,全方位幫顧客展現(xiàn)了品牌真正的品牌故事!

9)“如果設計師一味迎合年輕人,可能不會走很遠”

棟梁:“最年輕的那一群人跟我們想象的太不一樣。我很希望能夠在天貓的大數據下更了解他們。 但如果設計師本著迎合年輕人,或者想從他們身上拿到什么東西,可能不會陪伴這些千禧一代走很遠的時間。做設計品牌跟做人是一樣的,看最后誰能夠做到很后面。前半段我們看過以前的一個路徑是從行業(yè)到零售到渠道。到今天真正你要做一個品牌的時候,我覺得大家應該看到我到底是會給市場帶來什么意義的,雖然這些東西聽上去有些空,但希望今天設計師能夠多思考這些!

聲明:站內網友所發(fā)表的所有內容及言論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網站意見及觀點。

全部評論

暫無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