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云破曉,鳳舞九天”——揭秘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永久會址

資訊頻道 - 產業(yè)聚焦 來源:網絡 作者:cdo 2018-11-19

2018年11月19日,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在浙江德清召開,作為大會的永久會址,德清國際會議中心吸引了眾多眼球,已經成為了當地的網紅打卡之地。

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作為德清國際會議中心及國際展覽中心的設計單位,參與2016年杭州G20盛會的項目設計后,在浙江的又一全球性高級別會議建設中充分展示了實力擔當。兩個項目的設計總負責人吳震陵從設計構思、設計難點、地域特色等方面,與大家一起探尋會址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

從婉約到剛柔并濟

緣何而來的飛鳳

國際會議中心的設計理念與最初的已大相徑庭。最初概念方案的理念是“破繭成蝶,編繪藍圖”,因為德清有著源遠流長的蠶桑文化,設計以象征春繭破開的形式,預示著德清地理小鎮(zhèn)能有更好的發(fā)展藍圖。

隨著設計的不斷深化,經與業(yè)主的多次溝通,總覺得這個理念還是偏婉約,缺少點力度,與呈現的建筑形態(tài)不相匹配。詩經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設計師與優(yōu)秀業(yè)主的關系亦應如此。在相互之間的交流與碰撞中,“擊云破曉,鳳舞九天”的理念,逐漸脫穎而出,并得到雙方的一致認可。“擊”字可充分體現剛勁之美,“九天”又給人以無窮的想象空間,剛柔并濟。接下來的設計進程水到渠成,一切都圍繞這個理念盡情展開。譬如,后續(xù)就有了鳳棲湖的名稱,而且鳳棲湖整體的形態(tài),也逐漸被演繹為一只飛鳳,會議中心就猶如點睛之筆,使得設計理念更為豐滿,也更為自然。

擊云破曉,鳳舞九天。站得高遠方可縱觀全局,懷遼闊之心得見天地蒼茫,這是地理信息產業(yè)聚焦空間領域、做強做精的根本,也是德清地理小鎮(zhèn)信步未來的籌碼,在拓寬城市發(fā)展之路的同時,為德清尋求新的歷史定位。

工匠精神,現代建造

極度燒腦的小巨蛋

酷似“小巨蛋”的永久會址由兩個橢圓形的半球組成,造型獨特別致,具有強烈的高科技感與時代感,儼然成為當地市民刷朋友圈的最佳背景。

其實為了實現這個理想造型,并能在全球嘉賓面前展現我國建筑的現代建造水平,真是讓設計團隊極度燒腦,無論是結構專業(yè)、機電專業(yè)還是消防設計的難度都不是常規(guī)建筑形式能比擬的。排氣、供電、空調管道應該如何設置才能實現光滑流線型的球面設計?承重又如何實現?整個設計進程就是一次如何讓技術更好地去表達藝術之美的艱難歷程。

首先,走入會議中心公共大廳內部,目及之處看不到一棵支撐屋頂的柱子。結構工程師為了提高整體的空間利用率并實現開闊通透的內部結構的空間需求,采用了相對不常見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單層網殼形式,既減輕了屋頂的自重,又可以僅在視線看不到的中間會議廳的屋面處增加了少量豎向支撐,保證了室內整體的空間效果。在兩個半球相對的垂直玻璃幕墻處,約130米的平面跨度也僅采用了8棵斜支撐鋼柱來支撐屋頂結構,實現了整體通透的室內觀感效果,同時也為整面玻璃幕墻提供了合理的結構支撐。

其次,為了保證屋面造型的完整性,機電設計所有管道的出口打破常規(guī)往上走的方式,通過夾層埋入地下,再經由布置在周圍景觀綠化帶中的室外管井排出。為了避免管線的交叉,機電專業(yè)的設計師可謂是絞盡腦汁,匠心獨運。

再次,因為整體空間的非常規(guī)性,消防設計也無法套用常規(guī)的方式,設計團隊與業(yè)主一起,群策群力,逐一排除每個設計難點,最后呈現的建筑表皮以不銹鋼屋面板結合可開啟玻璃幕墻窗的縱橫交織布置,也正是為了保證消防排煙的需求。設計團隊通過空間模型進行定位,把屋面的不銹鋼屋面板和開啟玻璃分解成三角形進行拼接,以達到相對光滑圓潤的流線造型,光線透過表皮滲透進室內,光影斑駁,大氣精致,呈現出“夢幻光影”的室內效果,力爭實現技術與藝術的統(tǒng)一平衡。

走向世界,面向民眾

屬于當地人民的國際名片

考慮到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的與會者來自世界五湖四海,會議中心將以何種形象留在每一個嘉賓的腦海深處也是設計時非常關注的。設計伊始,設計師就充分考慮在現代結構形式的背景下,通過空間的營造,材料的選擇搭配,藝術裝置的引入,并恰當地融入德清元素,形成“近修林竹影,遠高山流水”的整體意向。設計將會址與德清的山水云樹進行了有機結合,靈動呈現了有明顯地域特征的獨特的中國傳統(tǒng)意境。

國際會議中心共享大廳串聯起的三個實體,可以想象為湖面上漂浮的三個綠島。這些實體上部的構件,以及頂部無土栽培的綠植結合在一起,仿佛郁郁蔥蔥的樹枝,當陽光從屋頂天窗灑落在如水一般的地面上,猶如穿行于莫干山的叢林之中。整體的裝飾和軟裝設計也同樣是植入了很多德清元素,當你抬頭仰望,幾組潔白的飛鳥,映襯于蒼穹一般的屋頂之下,“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徜徉其間,頓時覺得空氣中也有了那么點動意與靈氣,令人流連忘返。

作為當地的網紅地標,不少人更關心的是這個建筑在沒有會議的平時是否可以對市民開放。設計團隊已經充分考慮到這些,結合政府的規(guī)劃思路,整個建筑平時的使用就是呈現一個面向市民、服務大眾的狀態(tài)。在國際會議中心室內除了常規(guī)的會議餐飲空間,屋頂還有一個大空間,可供市民組織一些群眾性或者發(fā)布性的活動。而在會議中心對面的西半球內就是德清大劇院,無論是里面的演藝大廳還是配套的影城,或是藝術培訓空間,這些以后都必將成為老少皆宜的群眾性活動場所。

遠瞰建筑整體,德清國際會議中心矗立于鳳棲湖水中央,“擊云破曉,鳳舞九天”。“云”的寧靜,“鳳”的飛揚,形成非常鮮明的對比,通過這種極富浪漫氣息的隱喻,來體現會議中心的優(yōu)雅氣質,以“云”的朦朧與飄逸襯托“鳳”的輕盈和靈動,體現飛鳳擊云而起的那瞬間的動感,預示著沖天騰飛的德清經濟與文化讓人無比期待的未來。

聲明:站內網友所發(fā)表的所有內容及言論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網站意見及觀點。

全部評論

暫無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