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好場地
多邊形人像非常流行,制作過程不難,不過要做好還是要花費一定功夫的。
過程:先選好人像圖片,最好是高清大圖;然后新建一個圖層,用鋼筆或套索工具由頭部開始勾多邊形選區(qū),并填充中間區(qū)域的顏色;五官等細節(jié)區(qū)域多邊形跨度不要太大,避免影響細節(jié);多邊形都勾好后,還需不斷調整,使整體效果看上去非常自然;最后增加一些裝飾元素和文字即可。
原圖:
圖01
最終效果:
圖02
1、鋪好場地:
首先,建立一個豎版的文件(文件大小根據需要自行決定,建議300dpi);并將要用到的照片置入到文件中;新建圖層1(用來勾畫多邊形)。
圖03
2、選到下筆:
在工具箱選擇可勾三角形選區(qū)的工具:鋼筆工具或多邊形套索工具,然后在新建的“圖層1”中工作,建議從頭部開始勾畫,分析頭部結構,用鋼筆工具定下三個點直至密封這個區(qū)域。
圖04
3、轉化選區(qū):
鋼筆的三個點扣合后,按下Ctrl + Enter將其轉化為選區(qū)。
圖05
4、踩點取色:
選擇工具箱中的吸管工具,在選區(qū)的中間區(qū)域吸取能夠概括這個面的顏色。
圖06
5、填充顏色:
選擇工具箱中的油漆桶工具,使用剛剛吸取的顏色填充這個選區(qū)。
圖07
重復流程
6、重復流程:
在這一階段最需要的就是耐心了,每當歸納好一個面的區(qū)域,就用相應區(qū)域的顏色進行單色均勻填充。
這里還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素描造型基本功,如何去在五官中解構、分布三角形、以及如何搭配三角形的大小和繁簡。這些都需要取舍和實驗,甚至有些地方的三角形填色不能簡單的依據對應地區(qū)的顏色,需要主觀處理,以至于才能夠更好地做好面的銜接關系。
圖08
7、局部雕琢:
對于結構比較復雜的五官,需要分析如何以最少的面表現出比較到位的效果。
圖09
8、逐步完善:
將剩下的五官以及脖子勾畫完成,并隨時按下Ctrl + 0 看整體效果。與此同時,應反復關閉作為底的照片圖層,檢查是否有漏畫的塊面。
圖10
9、畫龍點睛:
待主體刻畫較為完善的時候,給畫面加上合適的背景,并且適當加上一些文字和動感的流線,表現自己想要表達的感覺。檢查畫面,錦上添花。
圖11
10、大功告成:
通過這個過程,你會發(fā)現其實畫面中有很多地方還是需要主觀處理的,絕非單純而機械地重復一個動作,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你不斷思考、判斷、取舍。
這就是和自動化處理軟件的根本區(qū)別,這個過程做出來的東西是靈活而有生命的,特別是對于人物邊緣的處理以及鼻子的立體造型。
圖12
最終效果:
圖13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