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礙影像數碼印刷發(fā)展的瓶頸是什么?
李輝民:
我認為阻礙影像數碼印刷發(fā)展的瓶頸主要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推廣力度不夠,很多人對個性化影像數碼印刷的認識還遠遠不夠,甚至還不甚了解。對影像輸出的認識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銀鹽沖印時期。
2.業(yè)務發(fā)展模式不夠清晰,相關配套軟件推廣不夠,很多消費者不懂影像的圖文設計、編排,專業(yè)基礎知識的匱乏也造成了消費市場的發(fā)展緩慢。
3.數碼印刷產品的質量跟傳統(tǒng)的銀鹽照片相比,在質量和穩(wěn)定性上面還有一定的差距,人們往往會拿這兩款產品在品質上去進行對比,這其實是影像數碼市場的消費誤區(qū),因此很多專業(yè)攝影愛好者在高端需求上面還是會選擇銀鹽輸出。
4.便攜式電子產品的沖擊。目前便攜式移動存儲設備發(fā)展迅速,很多消費者更愿意將照片存儲在移動存儲設備里面,攜帶和查詢都非常方便。
王懇:
1.固有的影像行業(yè)標準與目前的數碼印刷標準存在差異,這種差異需要磨合。
2.傳統(tǒng)影像經營者,考慮利益等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經營者并不積極推廣影像數碼產品。
3.讓大多數老百姓了解影像數碼印刷并產生習慣消費需要時間。
4.老百姓通過電腦制作自己影像產品的習慣沒有形成,網絡傳輸速度也影響前期民用影像數碼推廣的體驗好感。
呂理哲:
過去,沒有個人移動電子設備,需要相簿來看照片。今天人人都有可看的設備,照相也容易看,這就是相簿印刷的瓶頸。
汪泓:
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從快印來說需要解決軟件、網絡平臺、推廣、物流等問題。對客戶來說,最主要是目前國人真正愿意去DIY影像產品的人還不多,國人更習慣他說要求你來做的消費模式。因此改變習慣是最大的挑戰(zhàn)。
姚勇:
任何新興的產業(yè)都有一個市場培育期,我們從傳統(tǒng)相機到數碼相機的過渡也用了不止十年的時間,所以我覺得只要是必然發(fā)展的產業(yè),就要正確面對發(fā)展過程中各類坎坷,做了就有成功的機會,不做就沒有任何機會。
影像數碼印刷市場成熟的標志是什么?如何去推動這個潛力市場的發(fā)展?
呂理哲:
相簿印刷成熟的標志是數碼相機人手一機以上,相簿印刷人手一本也沒問題。
如何去推動這個潛力市場的發(fā)展?必需創(chuàng)造一個隨時可以印相簿的服務模式,簡單(誰都能提交照片或相簿)和即時(相簿印刷交貨迅速),讓每一個有相機的人沒有制造相簿的困難,讓購買相簿的沖動還沒消失以前拿到相簿。
例如:你是導游,帶了一團15人到夏威夷,你幫大家拍了許多照片,你在夏威夷詢問團友要相簿的人舉手,可能15人都舉手,如果,回到北京才問,可能只有一兩個人舉手了。誰能創(chuàng)造這樣的平臺,讓你導游不費吹灰之力就當場(在夏威夷)演示相簿,收了相簿的貨款,回到北京,就能交貨(夏威夷旅游紀念相簿),你可以簡單地完成15本相簿的業(yè)務,相簿印刷廠就有相簿印刷的生意。什么平臺可以提供這樣的服務模式,才能幫相簿印刷創(chuàng)造新市場?
汪泓:
影像真正成為圖文快印業(yè)務的一部分,并成為主營業(yè)務,競爭激烈的市場一定是相對成熟的市場!
推動其實還是要改變國人的消費意識和習慣,提高體驗感,以及網絡環(huán)境的提高和改善。
全部評論